春节过后,A股环保板块便迎来“开门红”。截至3月5日,Wind数据统计的环保概念指数过去5个交易日涨幅达10.5%,而年初至今累计涨幅更是高达近30%。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此轮环保板块行情催化剂来源于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发酵,新环保法1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PPP模式广为推行,环保税开征蓄势待发。
2014年环保行业经历短暂调整,新年将“换挡提速”,特别是投资总规模达2万亿元的水污染治理更是被寄予厚望,不少上市公司加紧切入这一领域。
产业化机制有望理顺
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环保行业产值将达4.5万亿元,且近几年年均增速为15%。尽管如此,环保之于中国仍只是一个行业而非产业。由于传统体制限制,这个行业并未理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关系。
尽管近年来在政策强力推动下,国际通行的“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有所进展,但对于污染大户来说,污染成本非内部化这一点始终难以催生其治污的主动意愿,因而也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供需双方,环保行业产业化发展始终缺乏内生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一系列政策动向表明,上述现象有望得到改观。据了解,旨在明确治污主体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这意味着未来的污染治理,除了政府和污染企业之外,有着治污技术和项目运营经验的第三方平台将名正言顺地参与其中,成为推进产业化进程的核心力量。
此外,曾经一度让业界诟病的污染大户“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局面将有望彻底改观。一方面,新《环保法》明确污染处罚“按日计罚、上不封顶”;另一方面,环境税有望于今年加速推出。这两者意味着未来企业的污染成本在不断高企的同时,这一成本还将直接转化为企业经营的内部成本。未来,污染大户会像处心积虑地降低原材料成本那样,最大程度降低其单位产品的环境成本。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受困于融资难问题的地方政府及环保企业,有望通过国家正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的PPP模式引来融资“活水”。社会资本欲以PPP模式参与政府“治水”项目,重要门槛是自身须具备技术和资本双重优势。目前已在污水处理领域耕耘多年、具备资金和平台双重优势的上市公司,无疑将率先受益。
业内人士认为,当行业发展的各种生产关系相继理顺之后,环保将真正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种种迹象表明,实现这一蜕变的时间节点便是2015年。
水污染治理将成主引擎
大气污染治理如今进入“深水区”,而钢铁、水泥和有色等众多“两高”行业碍于企业经营困境,环保改造一直推进困难。相对来说,水污染治理有望在今年异军突起。作为国家级的一项重磅政策,“水十条”的出台,将成环保行业整体成长的最强劲动力。
业内人士认为,“水十条”对于行业发展的最大意义在于其所框定的未来水污染治理的投资需求上,这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分到多大的“蛋糕”。据测算,“水十条”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投资需求将达2万亿元。而这些投资将涉及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既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管网建设及村镇污水处理四大块,具体所涉及的投资需求包括: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规模为3500亿元,既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投资3000亿元,管网建设至少需要投入5000亿元,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投2000亿元到4000亿元。另外,越来越受政策方重视的污泥安全无害化处置,预计投资规模将达500亿元-600亿元。
事实上,近来有不少上市公司已开始加码“涉水”。3月3日,两家环保公司均公告加码环保业务。其中万邦达[9.99% 资金 研报]将联合国内PE巨头九鼎共设20亿环保并购基金,其主投领域便是工业及市政污水处理,而燃控科技[-4.66% 资金 研报]则斥巨资收购股权,将公司业务从烟气治理延伸至水处理业务。一天后,永清环保[-3.99% 资金 研报]也宣布公司预中标湖南邵阳2亿元河段治理工程项目,继续扩大公司在流域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的市场优势。
业内人士指出,水处理市场空间将被激活,优势公司将通过外延式并购扩张增厚公司业绩,这类公司新年度也有望实现估值再提升。
龙康给排水技术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