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全域规划官网近日发布一则研究报告显示,珠三角属重度缺水地区,建议建设和保护清水走廊供水通道,并全面统筹珠三角水源布局,优化整合零散分布的水源地,逐步实现水源地间的联网互通。报告还指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倡导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时空分布不均
多市已逼近用水红线
报告名为《珠三角水资源优化利用及流域综合治理》,由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报告指出,珠三角区域水资源总量丰沛,水资源总量约343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568亿立方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约为712.8亿立方米。不过,虽然珠三角水资源总量较丰,但人均匮乏、时空分布不均。
2012年珠三角人均年水资源占有量仅为998立方米,东江供水三市(深圳、东莞、惠州)人均年水资源占有量仅711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标准属于重度缺水区域(低于1000立方米/人)。珠三角水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不协调,西北江流域水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仅有1.3%左右,而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接近30%。
2013年12月,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282.15亿立方米以内,到2030年控制在302.78亿立方米以内。报告研究发现,除深圳外,其他8个城市的现状用水量均在计划用水控制范围内,但广州、肇庆、中山、江门、东莞、惠州已经逼近用水红线。
报告研究在现状供水方案下,对2020年供水量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发现,2020年珠三角流域需水量274.48亿立方米,在现状供水方案情况下供水量为279.12亿立方米,所以总体上珠三角水资源是供需平衡的,但是大部分地市都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统筹水源布局
三大区域水源一体化
珠三角各地市目前的水源地主要分布在东江干流、西江干流水道、北江干流水道、顺德水道、磨刀门水道、东海水道、鸡鸣水道、小榄水道、鸡啼门水道、东江北干流、东江南支流、西枝江及境内的主要调蓄水库。但是,崖门水道、东莞水道等部分城市江段和河涌污染严重,给排水格局仍缺乏统筹。
报告建议,建设和保护清水走廊供水通道,逐步实现供、排分离。报告还建议,全面统筹珠三角水源布局,优化整合零散分布的水源地,逐步实现水源地间的联网互通,推进广佛水源一体化、深莞惠水源一体化和珠中江水源一体化建设,适时推进佛山西部与肇庆东部水源一体化建设。
报告建议在建立专职区域协调机构管控珠三角水环境。如近期继续发挥省《规划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重要作用。远期可考虑成立“珠三角流域综合治理委员会”或“珠三角环境治理委员会”,专门负责珠三角重大环境问题协调,监督执行区域环境规划和相关政策。
报告还建议建立都市区环境治理联席会议,如规划建立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都市区一体化的水源地保护、污染物控制削减、污水治理、生态环境修复等措施和方案,加强以水源区、水库库区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制定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保障措施。
报告建议,加强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及生活节水措施的实施力度。此外,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始再生水利用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雨水利用:在城市和农村建立雨水蓄集利用工程;海水利用:继续加大沿海地区海水直接利用量,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
倡“海绵城市”
下雨时吸水需要时释水
报告指出,在大江大河治理方面,珠三角已基本形成具有防御一定洪水能力的防洪体系。但随着人口、经济进一步向核心地区集聚,更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给防洪、排涝造成更大压力,城市内涝、洪灾的出现频率日益频繁。
在珠三角防洪潮减灾方面,该研究倡导珠三角地区应进行全方位一体化的建设,如排涝方面,在中上游地区建水库蓄水,开截洪渠,以自排为主;中下游地区重点巩固堤围,防止洪水倒灌,同时疏浚河道,畅通排水,自排、电排并举;下游围田地区自然排水困难的,以电排为主,结合疏浚和自排(或预排)。
报告建议,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倡导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据了解,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排水;而海绵城市理念,则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排水。
形象的来说,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
报告认为,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即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
龙康给排水技术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