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气象局加强城市内涝信息共享和预警信息发布,北京、上海、济南等8城市成为城市内涝联合预警试点。进入汛期以来全国已有多个城市遭遇暴雨袭击,上海、南京、郑州等多个大中城市均开启“看海模式”。
在强降雨时,街道的积水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234个县级以上城市受淹(占全国城市总数的35.4%),较2011年激增了72%,2014年城市雨洪受灾程度进一步上升。2015年汛期刚刚开始就有多个城市相继“看海”,这对市民的出行、城市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果,使得城市的排水成为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海绵城市建设也提上了日程。
规划跟不上“变化”
多年来,“城市看海”这种情况在多个城市反复出现,而且出行此类情况的城市数量还有增长的趋势。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管理者似乎对城市建设中的这块“短板”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这种在雨季的时候推开办公室的窗户就能欣赏的“海景”,却一再被忽视,也就无怪乎众多网友吐槽为大城市都是“重地上、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暴雨给城市建设亮出“黄牌”的责任是不是全在城市规划呢?
中国城市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副院长孔彦鸿,她表示出现这种“城市看海”不是规划的责任,因为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划和系统布局的模式去做快速的城市建设,在快速建设的过程中地下的管线和地上的行洪通道又没有留,反而把原有的生态空间都给占用了,快速的城镇建设没有顾及和尊重自然的规律才导致“看海”的城市越来越多。原有的城市周边坑塘、透水地面和绿地都被硬化了,除了房子就是马路和大规模的广场,绿化变得能少则少从而导致路面雨水增加的过快,所以现在提出建立海绵城市就是要回到自然平衡、渗透的模式。我们在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保留原有城市河道水系、生态用地,通过各种调序空间和在居住区的源头做一下渗蓄治的设施和减排的工作。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心所长徐振强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近些年,高冲击反生态的城市开发模式和气候变化造成降水不均和局部过强,同时城市局地条件不利于排水加上传统排水思维与设施建设不足才造成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内涝。人为大规模改变地表径流,城市道路建设以硬化为主,雨水下渗入的草地和水沟均被硬化马路替代;小区绿地不同程度硬化为停车位。直接导致城市大部分地面的径流系数因人为显著增加,汇流速度快,低洼地带易积水;城市建成区自然渗水功能被破坏,城市排水主要靠人工设计的城市排水系统。降雨呈现年际变化大和年内分布明显不均的特点,汛期雨量可高达年总量50%以上,局地年均降雨量增加2成到1倍,超出常规的排水设计要求。排水管网排水能力和覆盖密度与城市发展不适应。
排水设施建设也有历史欠账。徐振强表示,早期城市多数沿河岸而建,城市水处理系统也从河岸开始建设,后随着城市逐渐向上游、内陆扩展,水处理的量增加,排水管道无法承受大排量。需要不断地为下游更换大排量的排水管。部分城市现有排水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主要以小排水管为主,多数市县排水管网也确实低于一年一遇的市政排涝标准;新建区域内排水管网均会并入城市排水主管网,造成原有排水管道承载能力不足,极易造成城区大范围严重积水。
城市需要变得“海绵”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 2015年中国开始推行海绵城市战略,中央财政对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又如何才能变得更加海绵?
徐振强说,想要成为海绵城市就必须遵从自然的客观规律,城市水系统生态功能是有待恢复的自然水系收纳雨水能力受损,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使原本具有蓄水调洪功能的湖泊、河沟、洼地、池塘、湖泊、水库等(原有的自然水系)被人为填筑破坏或填为它用。因此,破坏原有自然排水系统,内涝几率增加。传统雨洪处理主要考虑排水,将落到地表的水通过地下排水系统及时地排出,对雨水再利用缺乏充分考虑。不少城市沿河区域建设河景房,为防止被淹或潮湿,会填高沿河区域,人为提高河岸高度,将城市变成内凹地形,发生内涝,水不能自然流入河里,需借助水泵,排水时间和内涝时间增加。
孔彦鸿表示,海绵城市建设实际上是三个大的方面,源头、原有的城市管道和大排水系统。在降雨形成的源头例如雨水一落到屋顶,我们就在开始收集,在雨水再次落到地面前,我们就通过雨水罐存储、通过导流槽再引导到需要的地方,这样在小区就已经做到减排减量了,这样原有的城镇管网就有能力承担常规的降雨了。现在管网失效是因为大家都在搞自己的快速建设,没有人去想管网的事。仅仅依靠管网去独立承担大规模的降雨时不可能的,要从小区的源头和行洪通道去尽量分担那些超过管网承载能力的降水。现在国内已经有16个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了,这些示范城市建好了,那么一些新的技术就可以大规模的推出示范了。其实这些也不是很尖端的技术,但是必须在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地上地下一起考虑不能仅仅“以人为本”不考虑自然的需求也是不行的。
龙康给排水技术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