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治水方式”之困,打造“海绵城市”提供了一种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的智慧治水新思路。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建成区面积的急速扩张,下垫面的快速硬化,容易引发内涝、径流污染、黑臭水体等水环境问题。宝安区是全市排水防涝压力最大的片区。住建部2010年对351个城市进行专项调研结果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有资料显示:深圳市雨水径流污染量约占水污染源总量的20%-30%,水体中容易导致底泥淤积和水体黑臭的颗粒态污染物来自于雨水径流污染的约占50%。而海绵城市建设中关于雨水径流量的控制、效益的量化评估、管理体系等内容与排水防涝密切相关,其规划可以为宝安区内涝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提供关键的支撑。
根据《深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及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工作部署,宝安区从2016年开始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据了解,宝安区以宝安中心区、石岩浪心片区、大空港新城、机场南侧西湾公园片区四个重点区域为海绵城市建设先行窗口,充分借鉴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率先形成具有连片性和典型性的海绵城市示范区域,力争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项目位于深圳宝安机场以北、大空港新城南部,周边水系发达,被大空港截留河和茅洲河支流环绕,属于四大片区中大空港新城片区的试点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为121.42公顷。该项目实施分质雨水径流分质收集与利用,将雨水水质较好的雨水径流进行收集与回用。工程展馆西侧屋顶雨水径流经初雨弃流后,通过独立管道系统收集,经雨水调蓄池贮存净化处理后,回用于空调冷却补充水。因展馆西侧收集的雨水达到雨水回用需求,所以展馆东侧将调蓄径流雨水收集到调蓄池后,峰值过后排放。另外展馆周边设置多处下沉绿地及与雨水花园,周边停车场及地面雨水径流通过径流组织排入下沉绿地及雨水花园调蓄,通过绿地净化、下渗,超标雨水由溢流设施排入雨水排水管网,最终到达市政管网系统,延迟排入市政管网系统时间,达到净化与削峰的目的。
据悉,按照2018年全区治水提质工作总体目标,今年宝安区要统筹推进、确保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13项,其中新建项目48项、既有设施改造项目65项,新增海绵城市面积13.2平方公里。当前,全区正提速提效海绵城市建设,开启生态治水、智慧治水新思路。